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如果,命運能選擇……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曲。

2013年1月27日星期日

私家生活:淪陷了的生活


這幾年,愈來愈多大陸人來香港旅遊,每次乘車或逛街,身邊總不免聽到普通話或其他方言,也看到一些令人側目的行為,但沒有一次有昨天這麼強烈的感覺。

2013年1月20日星期日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影視人生:Gossip Girl



迷上《Gossip Girl》是一次美麗的巧遇,只因幫朋友錄影而從此成為它的捧場客。它見証我由大學到出來工作的時光,我則陪它從光芒四射到曲終人散。

2013年1月6日星期日

影視人生:Les Miserables 孤星淚


第一次接觸到《孤星淚》的歌曲是初中的事。音樂老師播放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和《Castle on a cloud》,還記得那年的音樂考試是要唱教過的一首歌。記憶所及,我們全班好像都沒有選過這兩首歌曲應考,但我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對這麼好聽的歌未曾忘記,所以隔了十多年,在大銀幕再一次聽到這兩首歌時,我也不禁再次動容。

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私家生活:2012 的關鍵詞

2012年,主要由下列這數個關鍵詞組成。

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露絲與勞斯

過了約一個月,現在重提同性戀好像有點不是時候。畢竟,展開性傾向歧視立法諮詢的議案早已遭到否決,而在香港同志遊行中最轟動的何韻詩出櫃事件亦已是舊聞一則。只是,當我們知道同性戀本身就是自古已有的關係,實在毋須大驚小怪的時候,為甚麼一眾尊貴議員和宗教團體依舊要反對,而不是尊重?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書卷百味:活著吧,兄弟!


 

中學時已聽過余華的大名,但一直沒有興趣去閱讀他的著作。想不到約十年後的今天,我竟然一口氣讀完了《兄弟》和《活著》。如果說《兄弟》令我感到笑中有淚的瘋狂,那《活著》則是帶著令人唏噓的無奈。

2012年11月26日星期一

私家生活:留下來的

這件事發生在數星期前。

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關於香港的流行曲,我想說的是……

還記得中學的某一天,百無聊賴看著電視的我,被某間日資公司的廣告深深吸引著。正確點說,是那首廣告歌吸引著我。

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私家生活:流浪到歐洲

之前分別和兩位朋友吃飯,席間他們都表示幾年後,想去歐洲流浪。他們都各自盤算好計劃,說出來時都胸有成竹,仿佛一定成事般:去做一位流浪歌手,拿著結他在各地穿梭;看看各地風土人情,享受和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最好流浪一年以上。

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私家生活:十年前,十年後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能令你無悔/驕傲嗎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書卷百味:林佩芬的《努爾哈赤》




之前才看畢《張居正》,接下來便看林佩芬的《努爾哈赤》,雖然這兩本書的作者不同,風格亦不同,但讀起來卻像看著一個系列般,或許,歷史雖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的詮釋下有所差異,但當中的連貫性卻不受影響。

2012年10月9日星期二

書卷百味:熊召政的《張居正》



近來讀了很多關於中國歷史人物的書籍,無論是評論、人物傳記或是小說。當中令我讀後讚嘆不已的,就是熊召政所寫的《張居正》。

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書卷百味:李鴻章傳和晚清有個李鴻章


晚清有個李鴻章
李鴻章傳

李鴻章,晚清名臣。他有「東方卑斯麥」的稱號,是大清最受西方人敬重的一位,但他卻替中國主持令人羞恥的外交。他帶領中國初嚐西化的成果,但甲午戰爭卻替他那北洋艦隊和洋務運動的成績表上狠狠打了一個不合格的分數。他雖然沒有參與「百日維新」,但曾施金與康有為,勉勵他為國效力;他雖在八國聯軍之役協議東南互保,卻又代表滿清與各國簽訂《辛丑和約》,他......

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

心癮 (OT 張氏情歌)



心癮難除,惟有寫詞抒發。

你有點心動 你有點心痛
宏願你雖有卻未碰 如一觸即撲空
望見幾多友人 逐秒鐘都發奮
其實你不甘 呆坐空等
無奈壓著你心癮
*未去放低一切 害怕放低一切
你覺得很不濟 未夠膽去攀你天梯
你只想到 現況幾多牽制
就算天天工作心中不快
卻會使你得到蝸居幾米*
你寫的歌詞 你會哼幾次
其實你早有你大志 萬千種的構思
在那天黑四時 夢裡驚醒數次
其實你不甘 庸俗一生
無奈你令你失意
Repeat*
誰也只得一世 就算有多不濟
別要傷心一世 願你知怎麼發揮

張氏情歌 歌手:陳奕迅 作曲:周國賢 填詞:小克 編曲:Goro@ Zarahn
監製:周國賢, Goro@ Zarahn

你叫張子玲 我叫張子銘
曾在某天你發現我 如兄妹的最初
度過相戀過程 化解相剋個性
期望會廝守 誰料分手
遙望你為誰心傾
是那張子忠嘛 是那張子德嘛
是那張子高嘛 或姓章姓蔣姓歐陽
張這張那 你也將開心嘛
你快張開手嘛張開腿嘛
往哪張檯簽哪張紙出嫁
我娶張子玲 你嫁張子銘
曾在某天我盼望過 年輕想得太多
度過婚姻旅程 為那出生作慶
懷內那小手 靈活抖擻
男或女亦叫張嬰
是那張子謙嘛 是那張子江嘛
是那張子單嘛 或姓高姓蘇姓司徒
貴賓將到 你也將心傾訴
你快將之公佈將之宣告
往那張檯簽那張紙終老
是個新相識嘛 是個老相好嘛
要我將心息嘛 望姓張開花結果

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

影視人生:桃姐(A Simple Life)/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The Iron Lady)/春嬌與志明(Love in the Buff)


A Simple Life 桃姐

平淡,但感動,這就是《桃姐》。

記得當年還是大學三年級生時,叨了比較文學的光,有幸在香港大學免費欣賞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當時有同學認為此齣電影頗為平淡,但偏偏正是這種平淡頗得我歡心。電影固然能給予我們一些現實生活較難發生的情節,但貼近現實的情節豈不是同樣可以感動觀眾?《桃姐》同樣慢慢的令人感動,不需甚麼太動人的情節,主僕情透過一連串的瑣碎事情已令觀眾慢慢領略到當中的「情」。除此之外,不同的配角亦令故事生色不少,如秦沛、秦海璐都令人擊節讚賞。當然,最令人欣賞自然是葉德嫻,真的把這一個老人演活了!

The Iron Lady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

Meryl Streep是值得拿最佳女主角的,因為整齣電影最值得欣賞的地方就是她的演技!

在此片上映前,我曾經對它期待萬分。及後Meryl Streep拿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偏偏坊間對此片的評語卻是一般,令我心大心細,但最終也進場觀看。感覺上,導演Phyllida Lloyd是想簡單的告訴觀眾:女性不應該只留在廚房工作。女性應該和男性看齊,可以參與政治,甚至成為一國元首,不需要生活在父權思想的陰影下!但愈聲嘶力竭的表達這個訊息,愈顯得整齣戲是困在父權思想中。既然父權社會強調權力代表一切,女性參與權力鬥爭豈不是也同意這種思想嗎?而且故事情節也顯得支離破碎,戴卓爾夫人和她已死的丈夫把她的政治生涯表達出來,又夾雜一些她的家庭生活,結果卻是兩邊不到岸。當然,她們兩夫妻的關係是描述得不錯的,最終戴卓爾夫人能夠接受她丈夫離開也不錯。只是見她最後一幕留在廚房內洗杯,不免令人唏噓。

Love in the Buff 春嬌與志明 

其實楊冪真的是靚到嘩幾聲的,劉愷威真的很幸福。

本身是楊千嬅的粉絲,而且對彭浩翔所執導的電影有所偏愛,又豈能不欣賞?即使今次故事背景搬到北京,亦不會令我們覺得陌生。看志明與他豬朋狗友如何粗口橫飛尋找生命的意義,Isabel口中的「人渣」論,娥姐如何選拔下屬,Mandy的「剋夫」悲劇,都令人不禁捧腹大笑;更不要提鄭伊健的「舊菜」、遇上和黃曉明一模一樣的Ben以及志明重演《別問我是誰》MV,更令人笑得不能自拔。至於故事要帶出的意思,其實非常簡單:愛人,有時真的不是用條件高低來決定,而是適不適合,時機準不準而已。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

當你想死的時候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討厭別人自殺。雖然說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但那些自殺的人,究竟有否想到,他們的死帶給生存的人幾多傷心?遺下幾多事情要處理?更加不要說,他們的死可能帶走別人的生命。

異常

剛在地鐵車廂找到座位坐下,你正想看看有沒有甚麼apps可以消磨時間時,冷不防一把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整個車廂:那是某一段語速極快,猶如呢喃般不停重複的說話。那一刻,你知道一位行為異常的人進入了車廂。但你沒有太大反應,只是繼續默默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