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私家生活:不得不幸福


近來生活忙碌,工作繁忙,過了差不多兩個月沒有寫部格,但心中對香港近來所發生的事一直感到不安,實在不能不吐不快。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影視人生:The Big Bang Theory


本人一向愛看日劇,尤其是大河劇。但進了電視台工作後,同事們卻擴闊了我的戲劇世界,介紹了一些處境喜劇 (Situation Comedy),而令我有興趣追看下去的,便是這齣播放著第7季的《The Big Bang Theory》。

關於處境喜劇,印象中只有兒時偶而看明珠台播放的《老友記》(Friends)以及那些人造笑聲,想不到在《The Big Bang Theory》中竟可再聽到,或者這就是美式處境喜劇的一大特色吧?雖然劇中一些笑話在我眼中是頗為爛的(可能是我不太了解謂的American Joke吧),但大部份都會令人會心微笑,甚至是捧腹大笑。當中最令人笑得開懷的人物,當數智商最高,又最令人討厭的Sheldon了。看他強迫症發作時,如何漠視他人訴求而強迫別人依他指令行事,又或者自己處於下風或無可奈何時的那種強忍怒火的搞笑表情,都令人忍俊不禁。他的「女友」Amy雖然在第3季才出場,而且表現較Sheldon正常,但二人根本就是一對活寶,迸發出更可笑的火花。至於其他人物如Leonard、Howard和Rajesh亦各有各的可愛和可笑之處,第一女主角Penny即使是智商最低和最正常的人,亦能帶出不少笑料。

曾有前輩和我分析何以此劇會如此受歡迎,主角們是講高深科學及物理的天才科學家們,對話中亦夾雜著高深的專有名詞,照理觀眾應該無深興趣才是。偏偏他們又是科幻及動幻迷,是大眾所標籤為的「宅男」,而這班宅男們又想和異性接觸(當然Sheldon可以算是一個例外),在此情況下,觀眾便想追看他們如何打破不同的難題以達成追求異性這項目的。

誠然,戲中的主要女演員確實不及只出場一兩集的女角漂亮(好啦,我承認其實Bernadette是蠻不錯的),但看見他們能夠如斯瘋顛,不顧形象的演出時,還能苛求甚麼呢?而依它的受歡迎程度,大抵也可開到第10季。幸好現在已看到第5季,只剩下2季未看,很快便可以趕上了!

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私家生活:走出Comfort Zone


近來不斷聽到一個名詞:「Comfort Zone」,連《100毛》也有提及,上維基查看,原來是指一種如在安樂窩的狀態,人們在此會感到舒適並沒有危機感。而成功人士,總是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否處身在comfort zone中。百物騰貴,樓價異常的高,而薪金卻是捉襟見肘;加上每天讀報都覺社會分化愈來愈嚴重,一些應該處理或討論的事宜卻以「不言而喻」輕輕帶過,叫人心思哪得安寧?但又想到好歹暫時總算衣食無憂,未至於三餐不繼,露宿街頭,每天都算平平安安渡過,應該算是在這個comfort zone吧?

上述只不過是一個玩笑。我更看重的是Comfort Zone在工作方面的作用。原來一個人若長期處身於此狀況,便會因習慣及安全感而培養出惰性,並因缺乏危機感而令工作能力下降。適當的離開comfort zone,可令自己產生焦慮反應,從而提升工作的專注度,這便是最佳表現區。但若果焦慮超過激勵狀態之後,工作表現就會開始惡化,就會進入危險區。

究竟我之前的工作是不是處身在所謂的危險區呢?某些工作確實令人焦慮,但我又好像從未踏入過最佳表現區般,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一直不斷轉工的我,又是不是一直和Comfort Zone毫無關係呢?

當然,Comfort Zone並不純綷應用在工作方面,即使在日常生活方面,我們都會不自覺的建立起一個Comfort Zone。坊間有不同建議,可以輕鬆的走出Comfort Zone,簡單如找第二條路徑回家,或嘗試找新的餐廳用膳等。

其實,每一天都是新開始,每作一個決定,都可以為我們走出舊有的Comfort Zone。今年,希望可以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走出Comfort Zone,也希望大家可以尋找新方向!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私家生活:2013的關鍵詞


2013年的關鍵詞,是感恩。

工作

出來社會工作五年,終於找到一份一直很想做的創作工作,雖然薪金不能和以前所得的相題並論,滿足感卻是最高的,而且亦有一班很好的前輩和同事教導。當然,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如何開源節流,是今年的重大議題。

興趣

不能不提我主持的第一個網台節目,感謝Wing,Eric,Norris犧牲時間陪伴我一起找嘉賓進行訪問。也感謝一眾嘉賓願意抽空讓我這位初哥問一些不太入流的問題。其實,每一次訪問,都令我更相信夢想是只要堅持便有機會成功。當然,更需要感謝給予我這樣一個機會的Eden和卓飛,希望今年能夠做到第二季,繼續和香港一班有夢想的人一起奮鬥。

填詞方面,和朋友相比當然不入流,但能夠有人願意給我嘗試,已是值得感恩。這一年的詞,未必令提供者滿意,但希望接下來的一年能夠愈做愈好,最少不要再拖了,雖然,我現在還在拖人的詞。

至於《主場新聞》方面,亦是同一個問題,希望之後可以一個月一篇文章吧,也希望大家不要吝嗇給like(笑)。當然,還要盡量一星期寫一次blog……

家庭

今年一眾家人身體安康,縱使大家仍會為芝麻綠豆的事而嘈吵。希望接下來的一年衝突會愈來愈少吧。

健康

還是那句,身體一年比一年差,但購了單車機後,可以在家裡邊做運動邊看戲,也是一種享受。(笑)

愛情

是我常常口沒遮爛,惹怒了身邊的她,但她總是在最後都原諒了不知好歹的我。能夠有她的體貼和諒解,是我這幾年最大的得著,希望之後我會愈來愈好,令她不要大動肝火。

近來參與一齣講述後青春的劇,正好是我這個年齡層,一直希望永遠青春,永遠「大唔透」的我,也開始要進入成熟的階段,希望新一年,我能夠成為一位成熟穩重的人,雖然,難度頗高。

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私家生活:感激一身塵埃


上星期幾天假期,我又在家執拾東西。

差不多每一年,總是會執拾幾次。每一次拿起一些已放置很久的東西,總會想起那些年的時光:小學和中學的紀念冊、朋友們送贈的禮物、大學的筆記、過往工作的一些瑣碎物品、逛博物館和看朋友演出戲劇的場刊…每一件物品都有著不能令我忘記的感情。但擁有愈來愈多自以為值得留下的紀念品時,卻因陋室狹小,只好把朋友送贈的小玩意,拍照留過念便送去慈善團體。一些不忍使用的東西,都只好狠下心腸用了。

每次這樣執拾,總是花費大量時間,但能捨得拋棄的東西,卻不過是九牛一毛,還要心中多番掙扎方能成事。物輕情義重,心知要緊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包含的回憶和感情。心意若無法放在手裡,也應放進心裡。就怕記憶體有限,很多很多應在意的人與事,卻隨時間不知放於何處去。

「本是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概佛家眼中,一入凡間已沾塵, 對某君的記憶和感情,都是惹來的塵埃。一介凡夫俗子,即使可執拾好房間,卻又把往事轉化為心中的塵埃,但轉瞬又會被新沾的塵埃迫得不知何處去。猶如拍下幾多張照片,但之後又有幾許會記得回味?

香港寸金尺土,但我們心中的空間亦未見得廣闊。不用說一生這麼長遠,只是2013,究意有甚麼人或事是我們應當記得的,能記得清麼?有沒有一些塵埃應得留意,但瑣事雜陳,已被其他其實不太重要的所掩蓋?

踏入2014前,盼大家也能打理一下心房,看看哪些塵埃,是有幸惹來,值得珍惜。感激一身塵埃。

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黃綺琳《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


要數當今香港填詞人,大家都會首推林夕、黃偉文,還有周耀輝、林若寧、林日曦、小克、梁栢堅、陳詠謙等人。但除了這班出色的詞人外,還有一眾業餘的填詞人,雖然未必為人所熟悉,卻又喜愛填詞。他們從舊曲新詞開始,到幫一些音樂人填寫demo詞或婚禮歌。他們的詞作在網上不難發現,並與同好一起分享。但大家又可知道他們填詞時所感受到的樂趣和辛酸? 

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私家生活: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


這年頭,讀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已不合時宜了。

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人際關係大攻略:《呀邊個邊個》及《碌卡》


社交,大抵是當今社會一個關鍵詞,我們與身邊不同人物建立各樣人際關係,如愛人、親人、朋友、同事甚至網友等,然後每天便在Fack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交媒體中互相讚好或留言,以維持我們的社交網絡。然而,每天打開這些媒體,看見不同關係的人的近況一下子在面前顯現,或聽到身邊各人交惡等各種謠言時,甚至影響到自己時,又會否感到過分疲累?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私家生活:只想睡一個健康覺


還記得兒時,一些知名動畫如《龍珠》和《幽遊白書》總是要深夜才播放,奈何家規甚嚴,每每與它們緣慳一面。但亦在那時開始,能夠夜睡(最好凌晨二、三時) ,享受深夜,便成為我一個微小的奢想。

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動漫特攝:幪面超人Wizard


近年來幪面超人的造型不斷受人批評,其實OOO各種不同的Combo形態還算不俗,較難看的只是Fourze吧,無論甚麼造型都令人不太滿意,所以當初一看Wizard那略有斗篷感覺的造型時,我便由衷讚嘆,再看故事設定,更相信這應該是一部佳作。然而經過一年時間,卻發覺始終未如想像中般好。(注意!有劇透!)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

私家生活:被偷走的那五年


韓國朋友因工作關係和一位比她年少兩三年的女性做室友,卻令她有不再青春的感覺;朋友接受不到自己有一位九十後的新同事而找狂;在k房送別莊友出國,大家笑說要唱八十後「懷舊」金曲;於港大巧遇上莊,慨嘆人事全非,變化的除了是校園面貌,還有一大班九十後的大學生。自今年生日後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都如斯冷酷無情的告訴我那可愛的青春已對我殘酷道別。

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私家生活:自殺不如自救


一直以來,我都是自殺反對者。中學時,我曾和同學討論此話題,她認為人們不是去到絕境,是不會採取自殺此行為,而他們自殺的背後原因,也不是外人所理解;我卻覺生命無take2,若然自殺就不能回頭,有甚麼問題即使眼前未能解決,也不代表餘生都只可痛苦一世。但她說當事人如果連自己都未能給予希望自己時,又如何顧全到別人呢?或許那時我們不太懂得太多道理,看事情也不夠透徹,最終我們都不能說服對方,只是,那時開始,我便愈加注意新聞上的自殺新聞,也開始覺得或許我們真的不能清楚別人走每一步的動機。不過,我還是覺得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私人生活:部格的浪漫


對於80後而言,寫網上日記絕對是集體回憶。中學時期,身邊不少同學使用HKFlash作畫板和網上日記,我比較遲鈍,開始寫網上日記,已經是中七的事,而使用的平台,正是剛剛在網上宣佈要變身成2.0的Xanga。

2013年8月27日星期二

為時事發聲的夕爺


人稱「夕爺」的著名填詞人林夕先生,於蘋果日報設有「常言道」專欄,當中除了談風月,亦有就時事發表意見。近日,他於其專欄中呼籲社會中沉默的人,應該為了自己和香港而發聲,此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不少迴響。其實一直以來,夕爺和不少詞人都有透過歌詞去表達自己對身邊的人與事的看法,並不是獨沽一味的談情說愛,風花說月。

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私家生活:霎眼廿七歲


去年父親有事,因此沒有寫生日文。今年再次執筆,看回以前生日時寫的文章,覺得自己好像和以前沒甚麼不變,又好像不同了。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調理情緒


我曾是一個很討厭粗口的人,當然我也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喜歡粗口。有時候,我都會說一兩句粗口去宣洩情緒,卻不會用來責罵別人,這是我自以為是所訂下的規則。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私家生活:車,不只是玩具

身邊愈來愈多朋友學車,有朋友問我會不會也一起學,我笑道:「哪裡有錢!」其實,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每次看見街上車水馬龍般的交通,便想到車既是可以利人的交通工具,也是可以殺人的致命凶器。

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專家話:請思考


資訊科技的發達,讓我們愈來愈容易接收資訊。龐大過多的資訊量,只是接收都已叫我們疲於奔命,更遑論分辨當中的真確性。我們亦無可避免漸懶於思考,對於主流的意見,或某些專家的建議盡量全單接收。如不少人想找餐廳吃飯時,都樂於去一些有評分的網站找推介;購買電子産品時又會看不同論壇及用家對此的評價,並以主流的意見作為標準,愈來愈多不同公司的打手亦乘勢活躍於各大論壇或評分網站,以一大堆另有目的的意見來混淆視聽或誤導讀者。

2013年6月23日星期日

書卷百味:青筋


他是填詞人,專欄作家,也是《黑紙》及《100毛》的創辦人。嗯,其實我猜你一早知道,這個「他」,就是林日曦。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私家生活:超級英雄




感謝上天,今年讓我們繼續歡度這個父親節。